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12-09 11:39
坚实纽带 共赴丝路之约
——中国电建中老铁路项目建设纪实
梦跨千里南北既望,两国静待丝路之约。12月3日,在中老两国两党的共同关注和中老人民的热切期盼之中,中老铁路磨万段如期建成通车,它连接昆玉段和玉磨段,彻底打通了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的交流之路。中老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其中磨万段422.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了圆满完成两国人民的嘱托,中国企业和中国建设者走出国门,将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带到了老挝这片土地上,其中就有中国电建和敢拼敢闯的电建铁军。
山河不语 见证难以言说的开路之艰
一个个关键节点目标的达成背后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艰辛。中国电建承建的中老铁路磨万段IV标、V标施工正线长度165.016千米,其中包含64.5千米路基,59座桥梁,251座涵洞,11个站场和30座隧道,施工战线长,地质环境复杂恶劣。
水电三局承建森村二号隧道
由中国电建承建的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9384米的森村二号隧道是全线最长的隧道,地处大山深处的原始森林,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暗流多。项目团队采用“进口+横洞+斜井+出口”4个工区6个工作面同时开挖模式,运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方法,确保施工生产优质安全推进。森村二号隧道比原计划工期提前7个月顺利贯通,是中老铁路土建决战决胜年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
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承建拉孟山隧道
由水电十五局承建的欣合楠里河特大桥,是全线单跨第三大桥,跨河主桥为(48+80+48)米连续梁,可谓架在河中的“河道走廊”,面对老挝雨季极端天气的威胁和水中高空施工的风险,水电十五局严抓安全施工风险点,紧急成立安全防控专项组,二十四小时日夜巡视,采取梁面临边、端头防护等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了欣合楠里特大桥的顺利合龙,欣合楠里特大桥成为全线标准化施工示范点之一。
中国电建水电十五局承建欣合楠里特大桥
在中老铁路项目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中国电建项目团队成功申请了《升降式脚手架》、《仰拱回填混凝土连续浇筑装置》等33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使用新型专利,提炼了《隧道软弱围岩监控量测等级管理技术施工工法》、《高墩连续梁边跨吊架法施工工法》等12项省部级工法,形成了32篇论文成果。
真情浇灌 中老友谊之花绚烂绽放
秉持着促联通、惠民生、共发展的理念,在开展项目建设的同时,中国电建始终不忘作为大国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切实为沿线百姓做实事、谋福利。
中国电建水电三局承建相嫩三号隧道
在老挝古城琅勃拉邦,中国电建水电三局联合政府开办了专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钢筋工、电工、电焊工、混凝土工、木工等关键工种,为当地青壮年提供了专业可靠的职业培训平台,解决了当地一大批人员就业,为当地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老铁路工作了5年的老挝籍电焊工康鹏达扬,在岗位上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以前在琅勃拉邦修汽车,几年前来到中国电建水电三局的技能培训学校学习电焊,在中国师傅的指导下,技术大有长进我要努力工作,让世界各地的人民感受‘老挝速度’。”由于技术出众、勤劳肯干,康鹏被老中铁路公司评为“铁路工匠”。夫妻二人都在中老铁路项目上班,收入提高了几倍,再也不用担心4个孩子的学费了。康鹏的几个孩子还在学习中文,他们说:“希望长大了去中国念书。”
中国电建水电三局承建相嫩三号隧道
事实上,在中老铁路施工沿线,现代化发展程度十分有限,交通也极其不便,在铁路开工伊始,中国电建项目团队便按照永临结合建设原则,制定利民施工方案: 施工便道、便桥修建的同时考虑村民长期出行,确保工程质量;使用耐用性更好、环保性更高的材料搭建工地临时板房,施工结束后留给当地人使用;在项目营地附近打井取水,对水质进行监测,还做了水井加固,和当地村民一同使用……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建各项目部累计修建便道336.4公里,便桥25座,方便了沿线2597户村民的出行;修建临时住房9.8万平方米,修筑沟渠72条,电力线路架设累计174公里,建设饮水工程2项,板房、雨棚等建筑物面积3.2万平方米。
“永临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惠及民生,造福一方百姓。我们做到了,也将持续进行下去。” 中国电建中老铁路指挥部副指挥长马保华如是说。
良工心苦 绿色工程守护草木之灵
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中国电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带到了中老铁路施工建设中。
中老铁路中国电建水电十局承建段位于“背包客的天堂”——万荣,它美丽而宁静,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这里有碧波盈盈的湄公河支流;有云缭雾绕的奇峰异峦,温驯的象群在河流中自在地欢腾,朴实的人们在清晨的街道上布施。为了保护这样一个仙境般小镇的生态环境,水电十局项目部在开工之前就开始了谋划。
本着最大程度保护当地生态的原则,针对各个隧道、桥梁、路基周围环境的特点,水电十局项目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投入资金折合650余万元人民币,历时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修建了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环保标准后再排放,水质清澈零污染。
在路基建设方面,为了实现现代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水电十局中老铁路项目从路基草皮铺设工程切入,选择了当地常见的草类和灌木类植物铺砌路基,分梯次错落布置,不仅加快了路基铺砌的速度,还增强了草皮稳定性。这些植物再生力强,成型速度快,让周围的环境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绿色路基
DK280路基通过了老中铁路公司标准化工地考评,成为中老铁路全线路基示范点。老挝政府环保考察组和当地人民也对DK280路基的绿色生态化建设表示由衷的肯定与感谢。
中老铁路幸福启航,中老两国亲诚惠容,老挝人民的列车时代已经来临,老挝转“陆锁”短板为“枢纽”优势不再是遥远的企盼。电建铁军在中老铁路的建设历程,向全世界展现了坚定而沉稳的电建力量,为中老两国人民的梦想打造了坚实的纽带。中国电建将持续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曹小蔓 王子刚)
责任编辑: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