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参考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3-26 17:23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 (见习记者王可 记者白宇)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此举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此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覆盖了发电行业的2200家重点排放单位,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50亿吨。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达约30亿吨,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20%。

  随着此次扩围工作的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将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届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升至60%以上,且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也将扩展至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这三个高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管理,旨在通过“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机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从传统的“高碳依赖”发展模式向“低碳竞争力”的新赛道转型。此举将有力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助力行业摆脱“内卷式”竞争,不断提升行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此外,碳市场的扩围还将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碳核查、碳监测、碳咨询、碳金融等新兴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

  根据《方案》的具体部署,生态环境部将秉持“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稳妥有序地推进相关工作。在启动实施阶段(2024年至2026年),以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推动企业熟悉市场规则为主要目标,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监管,提升企业履约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协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作用有效发挥,碳市场功能作用初步显现。在深化完善阶段(自2027年起),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各方参与市场能力,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研究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逐步适度收紧机制,推动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不断下降,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协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作用进一步提升,碳市场功能作用充分发挥。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