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0-09-04 10:59
胸中有丘壑 笔下生波澜
石厉
马放瑞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长期从事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现担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
《尚书》中舜曰:“诗言志,歌永言。”远古人质朴,常常言简意赅,似乎轻而易举就能攫住事物的本质。对诗歌的定义,这两句话应该是准确的。诗乃一个人情志和意志的寄托和流露,歌是对这种情意的咏唱和延续。显然诗歌大义的重镇在前者而不在后者。但人类最容易在初心上发生变异。诗与歌自古以来有分有合,与天下许多事一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无穷无尽。但总体来看,越靠近现当代,诗歌还是不断强调诗的一面,而歌的一面,越来越从外在的格律,转化为诗歌语言内在的韵律。古人的诗歌虽可以颂唱,自沈、宋,律则定型,为台阁应制,要求典雅高华,以歌功颂德,至唐代杜甫开始曲径通幽、沉郁沧桑,一直到唐末李义山,哀婉凄绝,一曲三叹,唐律达到古诗顶峰,此后绵延数代,虽跌宕千余年,但格律诗的写作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五四以来,新诗崛起,写旧体者,抱残守缺,尤其是面对音律,常常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成为诗者最大的障碍。有些人苦苦挣扎,不断要逾越这个不断出现的障碍,将逾越格律障碍当作写诗的重心,因此面对平水韵这个与普通话产生较大差距的中古音韵体系,只能是依律依韵填空填鸭,本末倒置,反而忘了诗歌“言志”这个重中之重的本来含义。
我看马放瑞先生的诗作,却得体朴实,既有格律约束,又能炼句成体,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譬如《同学重聚》一诗:
商山老友喜相逢,共话青春战斗情。
电力耕耘播大爱,万家灯火满天星。
虽四句,同学情谊、专业特征与同学们后来的社会走向都蕴含其中,且都在电力战线默默发光,那满天星一样的万家灯火就是他们存在的明证。这首诗语言描述的境界很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走出西安电力学校大门的马放瑞,便投身于给社会带来光明和希望的电力事业,并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自我完善,一步一个台阶,在多个地方的不同岗位上,有过不同的历练,人生阅历丰富,担任过许多层级的领导职务,工作之余,他拿起手中的笔,关注波澜壮阔的家国时事,关注身边同事与家长里短。书写时代,放歌电力;书写山川,敬畏自然;书写乡愁,感念亲情。抒发爱国忧民、爱企兴家的情怀和理想。再如一首《安全》的诗:
安全要务记心间,震耳警钟响两边。
全力消除诸隐患,未然防患重超前。
通俗而明白,对那些企业管理者和一线生产者意义重大。这首诗的写作中没有通常诗家诘屈聱牙的毛病和恶习,应该提倡。明代有位学识渊博、曾出使过大秦(欧洲东罗马帝国的古称)叫都穆的人,曾写过《学诗》诗三首,其诗最后一首曰:
学诗浑似学参禅,语要惊人不在联。
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
写诗类似一种参禅的心学,让诗语惊人不在于诗歌语言的修辞技巧,而在于深入真情实境,这样的诗才能扣人心弦,至于诗歌到底能否流传与扬名,那不应成为诗人要关心的事情。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前人智慧的积累,是精华的结晶,读书可以让人增长智慧,放大格局,涵养人格与才气,甚至可以看作是与前辈圣贤之心彼此印证的过程。当年,三十七岁的王阳明来到贵阳龙场这个偏远之地,他白天教当地人领会易理,晚上结合历年来的遭遇,不断反省,最终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你读过的书,在特定的时刻会帮助你、成就你。行万里路,可以让我们扩充眼界,增长见识,从容处世,提升境界。
马放瑞是一位勤奋好学、善读深思、博闻强识、能说会写的电力部门领导干部,也是一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体验富厚、经多见广、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和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他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潜心电力企业管理和研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足迹遍及天涯海角。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山水,最终都进入他的大脑,并以智慧和能力的形式,付诸于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位睿智而出色的企业管理者,同时,也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纵览马放瑞先生的千余首题材、内容和形式各异的诗作,可谓是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一种最好的注解和诠释。我相信,每个有缘读过他这些作品的读者,都会从中汲取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经验,并对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产生启迪和帮助。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现任《中华辞赋》杂志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王诗蕊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