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03-25 10:34
让彝族同胞感受到党的爱
——国网四川电力“连心桥·智援团”用心用情开展志愿服务
2019年11月,国网四川信通公司调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吕磊与国网四川凉山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悦决定结对共建,组织志愿者成立“智援团”,帮助四川喜德县阿吼村、盐源县塘泥湾村(后改名一碗水村)彝族学生和村民,为他们送去党的关爱。
两年多来,“连心桥·智援团”以“扶志、扶智”“助学、助农”为切入点,用心用情帮扶。2021年,被帮助的17名彝族高三学生“一个都不少”考上大学,一碗水村合作社实现50多万元盈利。
爱是切实的帮扶
“塘泥湾村非常缺水,我们想捐建一个水窑。”吕磊同刘悦商议。在征求一碗水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大海意见时,他表示希望在水窑、苹果林、书屋、远程教育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群众缺什么,我们就尽力帮什么。”吕磊说。
一碗水村距离成都574千米,山高路远。2020年初,张大海书记希望在一碗水村建设“初心苹果林”“云上课堂”,让村民看得见、感受得到党的关爱。
智援团成员们3次慷慨捐款,在一碗水村建成了两个水窑,种植了99株“初心苹果林”,捐建了“云上课堂”(5台电脑和投影仪)。村民们通过“云上课堂”就可以参加远程学习。
“智援团”志愿者的事迹受到了国网四川电力党委的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智援团”正式更名为“连心桥·智援团”,确定了“扶志、扶智”“助学、助农”主题,成立了助学团、助农团和管理团,挑选了国网四川信通公司、技培中心、凉山供电5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志愿者开展工作,这是继党员服务队后的又一次重大尝试。
爱是无私的奉献
教育才能阻断代际贫困传递。2020年11月13日,“连心桥·智援团”团长杨帆博士在一碗水村“云上课堂”宣布免费帮助村上高三学生读书学习时,村民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连心桥·智援团”按照“2包1”或“3包1”(即2个或3个志愿者负责帮扶1名学生)的原则,帮扶17名彝族高三学生(阿吼村4名,一碗水村13名)。
“学生基础知识很差,怎么帮?”“博士、硕士研究生已经不清楚高中教育的重点了,怎么办?”助学方面一系列问题摆在他们面前。为此,“连心桥·智援团”组织专业老师对志愿者进行语言交流技巧、帮扶方式方法、填报志愿培训。同时,各党支部、团委帮助志愿者共同探讨帮扶方法。
2021年3月27日,9名被帮扶的学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考试前一天,帮扶小组赶赴考试地点,积极疏导考生焦虑、紧张情绪,为考生加油鼓劲。各驻地电力公司在每个考点安排1名紧急情况联系人,协助考生处理突发事情。
“我终于考上大学了。谢谢您,姐姐。”志愿者邓冰妍和沈友色视频时,两个相隔千里的姐妹,眼里浸满了泪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帮助,17名学生“一个都不少”考上了大学。志愿者们内心充满了喜悦,他们每天晚上10点后、所有双休日、节假日的付出是值得的。
爱是温暖的阳光
“我不想参加高考了。”一碗水村学生王小英给志愿者谢欢发来一条微信。“为什么呢?”谢欢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我弟弟也要参加高考,家里没有钱供我们一起读书,我在深圳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学。”王小英朴实的话让谢欢感到无助。
“连心桥·智援团”了解情况后,迅速咨询国家教育政策,可以为她办理无息贷款。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王小英回到了校园,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我要报考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三定生’。学习电力知识,为家乡的建设作贡献。”志愿者闫占新收到学生潘金明的微信。“有志气,我们一起加油。”闫占新鼓励他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最终,潘金明如愿以偿考上了“三定生”,他的事迹被香港TVB电视台拍摄成《无穷之路》,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现在,对学生的帮扶比对产业分配更受村民重视。”张大海写给“连心桥·智援团”的信中说,这是老百姓内心的赞许。
今年,“连心桥·智援团”志愿者发展到216名,正在帮扶一碗水村和阿吼村61名高三学生和两村乡村建设。
廖瑞彬
责任编辑:陈晨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