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07-12 15:17
真情的记录者
讲 述:李绿 采 访:杨苗苗 薛然 艾勇
总有一种力量源自内心,推动我们不断前行。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坚持。不同的脚步,相同的方向。
我叫李绿,今年44岁,是辽宁阜新供电公司党委宣传部主任。从一名营业窗口服务人员转变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从服务群众到记录服务群众的人和事,岗位看似变化,但初心始终未变。
1997年,刚参加工作的我被分配到基层供电营业窗口,每天和班长孔玲一起接待来来往往的居民客户,一个月下来,我发现客户们都愿意到孔班长的窗口办理业务,而我这里却“门庭冷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办理更名业务的客户聊天,无意间知道了这个秘密。原来,孔班长所在的窗口前摆放着“共产党员先锋岗”,所以大家都信任她。于是我暗下决心,向孔班长学习。2001年,孔班长成了我的入党介绍人,我通过努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孔班长一样,我的胸前终于戴上了红红的党徽,看到客户们也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我觉得特别光荣。
2005年,我来到了宣传工作岗位,这一干就是16年。在这个岗位,我从青涩走向成熟。期间,我发掘和报道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典型,“马背电工”葛春、“格日勒”共产党员服务队。
采访“马背电工”葛春时是2006年。与葛师傅一起骑着马走在沙漠里的情景,我至今难忘。而葛师傅就是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和奉献。我用文字这样描述葛春师傅:“沙丘深处守光明”。
发掘报道他们的过程也是涤荡心灵的学习过程。他们坚守初心、甘于奉献的精神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现如今的宣传工作与以往有所不同,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统筹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我组建了一支能拍会剪、能写能采的融媒体团队。我们先后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服务新基建、“党建+”、抗旱保电、抗冰抢险等内容,以融媒体形式开展了16项重大主题宣传活动。
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我亲眼见到了贫困户从愁容不展到笑容满面的真切变化。我们把这份感动用镜头和文字点滴记录下来,先后被2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们拍的微电影《牛棚上的光伏电站》荣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扶贫单元最佳作品奖。而我,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自然也是我们的报道重点,我们以“五个一”为载体开展主题宣传,一部MV、一个专栏、一系列图片、一场故事汇、一次短视频比赛,庆祝建党百年。
有人说,你是如何做到在同一岗位16年激情不减的?其实,我说不出高深的道理,我觉得一是责任,工作平凡责任很重,有责任把宣传工作做好;二是感恩,同事间配合支持,伙伴们团结协作,同甘共苦。为了这些,我就得把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让党徽在工作岗位上闪光。
责任编辑:高慧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