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电网报 时间: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还记得当时母亲送我到湖南株洲学校后,面对母亲的千叮嘱万叮嘱,自己却故作成熟,装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颇有些不耐烦。不过,当送别了母亲,自己一个人走在回学校的路上,心里却突然有了些落寞。或许,人真的要在离开家后,才会懂得家里人的关心是多么的可贵。
第一次放寒假回到家,在火车上站了整整十四个小时。当母亲问起了回来路上的情况时,我才知道,她也是站了十几个小时才回到广州。
母亲是个普通工人,但在她年轻时,却也走过很多地方。这些是在老人家退休后,我回到家里,她才絮絮叨叨地跟我提起的。以前总是不以为意,到了后来,一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里唱道: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才终于明白,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父母,他们身上有多少的不易和困顿,还有对儿女的拼尽全力的付出。
在学校里过了一个礼拜,我就收到了我的第一封信。
当我看着母亲写来的信时,情绪很复杂,既感觉到高兴又突然。
从那时候起,同学们每天都在期待着生活委员能把信件分发到自己的手中。这成为了我们跟家人,同学之间的最重要的情感寄托。后来,家里有了电话,不过,那时候跨省电话依然很贵,写信仍是保持跟家里联系的主要手段。况且,信里面能说的话,比在电话里多多了。
直到毕业出来工作,我一直都把家里的来信保存着,觉得这是一份难得的念想。只可惜,后来这些信件全部都丢失了。这成了我心中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家信里,母亲写的信件是最多的。母亲懂的事情和道理很多,虽然那时候跟我说这些有点对牛弹琴。但回想起来,这其中的喋喋不休,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尤其是自己开始懂得去思考一些事情之后,更觉得这些朴素的话里所包含的朴素的生活经验,是我能够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母亲非常喜欢我在学校雪地里拍的第一张照片,直到现在,照片还压在桌子的玻璃下。放假回到家,还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看的?
出来工作之后,隔一两天给家里打个电话容易多了。不过母亲总说,电话费贵啊,好啦好啦!这句口头禅直到现在还经常被老人家挂在嘴边。母亲有一部老人机,记得刚开始老人家还感慨,想不到现在人人都能用上手机了,想不到呀!
有时候工作忙,接连几天没有跟母亲通话。母亲似乎也很理解,太想念了,就拨通一下电话,然后挂断,等我有空再打回去。
这也成了个默契。所以,几天积累下的话,家长里短,大事小情,反复提醒我的做人道理,还有时不时的一些变化,母亲总会说个没完。
如果不是母亲告诉我,我真不知道她老人家还曾在年轻时做过民办教师。这是在落实国家对退休民办教师的补偿政策时,母亲在电话里跟我说起的。她还记得当年的校长,教过她的老师,还有同事的名字。这是属于母亲的故事,我学会了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母亲还做过赤脚医生。她总有一些有效的方子治疗一些难治的病,比如,紫金啶加白醋可以治疗缠腰蛇什么的。我小时候得这个病就是母亲把我治好的。
母亲给我讲起了离开农村时,一个老人家跟她说,你走了,以后我病了谁给我打针呀!听得我鼻子一酸。
这些故事还有很多,母亲忘不了。
对于母亲在我面前回忆起的一些事情,我也开始懂得从更深刻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了。以前的艰苦,对于现在来说,是一笔财富,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坐标。经历过什么叫艰苦,才会珍惜什么叫幸福。
也因为经历了在外谋生的不易,才明白了不管什么样的时代,母亲的牵挂,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佛山南海供电局大沥供电所)
责任编辑:王诗蕊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