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
39年前,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世界为之震惊!10年前,油画家晏子在写生中第一次与朱鹮相遇,之后便开启了为朱鹮讴歌,为大秦岭的生态环境呼吁的艺术之路。
晏子是一名中俄混血油画家,现供职于中国能源建设西北电力建设集团公司。她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为人们生动讲述了朱鹮的故事,表达了对拯救濒临生命的护鹮人的敬意,传递了对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不期而遇 不竭追求
晏子与朱鹮的故事,还要从儿时的一场邂逅说起。晏子的爷爷当年作为苏联援华专家来到中国,奶奶是一名晏姓中国人。小时候,她与爷爷生活在圣彼得堡,一次和爷爷去伊萨基辅大教堂做礼拜时,看到教堂穹顶中央绘有一只漂亮的雪白色大鸟,羽毛上有着点点红色。晏子从未见过这种鸟,以为是一只受伤的鸽子。爷爷笑着说,这是一只天堂鸟,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和美好。
2009年初冬,晏子在楼观台写生,一只大鸟迎面飞过来。“天啊”,她大叫一声。那鸟儿朱颜墨腿,雪白的羽毛里晕染着夕阳般的橘红,在蓝天白云间留下惊鸿一瞥。晏子脱口而出:“天堂鸟。”朋友说:“那是一只朱鹮。它们生活在洋县。”此后,晏子和朱鹮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画朱鹮成为了她不竭的追求,十年如一日,只想把自己交给朱鹮,成为这些美丽精灵的人间知音和伴侣。
苦心钻研 匠心之作
在晏子的油画作品 《祖脉秦岭和美朱鹮》中,在鳌山上空有无数只朱鹮在自由飞翔。由于秦岭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原本濒临灭绝的朱鹮现如今飞遍秦岭。起初,为了展示最真实、最生动的画面,晏子翻阅了大量有关朱鹮的文献,多次到陕西洋县、华阳近距离与朱鹮接触,了解其生活习性。她用一幅一幅油画、一幅一幅素描,真实地反映朱鹮保护的历史本真。
犹记得,那些无数个宁静的夜晚,那些无数个不眠之夜,当夜深人静完成了每一天的创作任务后,她才回到家中休息。她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和节假日,甚至克服身体的不适,多少次废寝忘食地、夜以继日地创作至凌晨,才将这极富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作品呈现于人前。
在创作中,她用直觉去感受朱鹮的万般芳姿,并将中国工笔画和西方油画技巧巧妙融合,将朱鹮与大自然用造型、色彩、光影真实再现。细细品味,可以发现其作品并不仅仅是简单再现现实,而是执意把现实放到虚幻的环境中以客观、详尽的描述,并力图在视觉空间产生非现实般的幻想,给人以超越现实的美感。
热心公益 保护生态
为了呼吁社会对动物和生态的保护,晏子克俭克勤,几乎将全部收入用于朱鹮和生态保护的公益事业,完成了许多部朱鹮组图创作及社会公益展出活动。作为艺术家,她以极大的社会责任为动物和环境保护无私奉献,为推动大秦岭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晏子第一部朱鹮油画是 《朱鹮的前世今生》,于2016年12月公展。这是晏子送给人类和大自然的第一份厚礼,100多副大型油画作品中,作品颂扬了那些为抢救、保护和帮助繁衍这个生灵的劳动者;讴歌了那片林木茂密、环境优雅、水草净洁的栖息环境;鞭笞那些破坏自然环境,甚至肆意射杀“天堂鸟”的不法分子;也呼唤更多的善良的人们来捍卫我们和众多鸟类、动物的共同家园。
晏子第二部朱鹮油画是 《大自然·朱鹮·人类》,于2019年3月公展。她将自己的笔触从朱鹮引向了大自然各种生命形态的岁月静好,其乐融融。朱鹮和人类欢笑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充满着难分难舍的感情。
晏子的朱鹮油画是国内独创“民族性”的动物保护与自然和谐的油画史诗,以超现实、超唯美、超境界的场面再现朱鹮的美丽。油画通过对濒临灭绝的朱鹮保护的故事进行生动演绎,展示了天地合一的自然和谐和美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她以油画强烈的语言唤起人们对大秦岭生态建设的保护意识,为建设中国绿色和谐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诗蕊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