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
“七一”前夕,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漳泽发电分公司3号、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施工现场捷报频传:由中电华益环保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漳电3号机组烟气脱硫系统于2008年6月10日22时20分圆满完成168小时整套试运转。这是该公司继6月4日7时18分4号机组脱硫系统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仅隔一周后取得的又一佳绩。至此,两台21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建设宣告胜利竣工。中电环保工程公司以当月实现“双机双投”的实际行动向党的87周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山西漳泽发电分公司3号、4号机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是中电投华北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环保型社会的要求,加强环境保护、造福一方发展的“绿色工程”。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大气中减排二氧化硫6.1万吨、烟尘4000多吨,对确保实现中电投华北分公司“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保护和提高区域大气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建设周期短、施工场地狭小、立体交叉作业多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中电环保漳电脱硫项目部硬是在短短一年时间创造出了奇迹。在这300多个日日夜夜里,有谁知道他们受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历经多少艰辛和磨难。此刻,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这支环保劲旅,用心去聆听这支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奏响的脱硫工程进行曲吧。
攻坚篇
2007年4月4日,在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主持的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漳泽发电分公司“3号、4号(2×21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岛总承包工程”招标会上,中电华益环保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完美的设计方案、合理的合同报价、正确的答辩一举中标。由此,中电华益环保工程公司漳电脱硫项目部应运而生。
按照合同规定,工期只有一年。一年对还“未满周岁”的中电环保公司来讲与其说是机遇,不如说是一场挑战。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他们别无选择。为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时任中电华益环保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常春果敢地向业主立下了“军令状”:确保工程建设中不发生人身死亡和群伤事故;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工程总承包合同质量要求;确保工程于2008年6月底前全面投产!
然而,随着工程宣告开工,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也接踵而至。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项目经理姜金宏感慨万千:“像做梦一样,太不容易了!”
先是场地原有建筑的拆除直接影响土建基础工程的施工,虽有业主单位的积极配合,土建工程还是于一个月后才得以全面开工。孰料,大量基础工程刚刚开始,一连15天的降雨使得地下基础工程的施工根本无法正常进行。面对困难,工程建设者们不等不靠,他们见缝插针,采取“挖渠排水、碎石铺垫、增加作业班次、利用大雨间歇时段抓紧施工”等措施,终于确保了地下基础工程施工进度。
由于该工程属老厂改造项目,作业空间有限,随着设备、材料的大量进入,场地愈发拥挤不堪,大型吊装设备施展不开,大件设备和材料只能靠人工在狭窄的施工通道内一点点挪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气温最低时降至零下20摄氏度,然而,工程建设者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战冰雪、斗严寒,采取非常规施工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冬季施工措施,顽强地推进工期。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和业主的期望,保证项目按期圆满完成!
正当建设者们铆足劲儿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老天爷好像成心作对,2008年元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了南方的大部分省区,造成大面积停电,交通近乎瘫痪。而工程建设的一些主要设备厂家大部分在南方,且都在重灾区。频繁的停限电打乱了设备厂家的生产计划,直接影响设备按期交货;交通中断导致设备运输受阻,严重影响了工期和进度。
一道道难题像一只只“拦路虎”使工程进展非常困难。怎么办?是向业主提出延长工期,还是迎难而上?项目经理姜金宏大手一挥:“拼了!我就不信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关键时刻,中电环保人毅然亮出了手中的“利剑”。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大自然抗争的艰苦卓绝的战役在漳电脱硫工地展开……
为缩短设备生产周期,项目部抽调专人组成了强有力的“设备监造小组”,驻厂监造、催货,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春亲自出马,两度远赴灾区落实设备情况;为保障货运畅通,他们采取全程跟踪监管,并派员协助办理沿途各种手续,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为设备顺利就位提供一切便利,万分火急之时,甚至不惜代价,空运了部分关键零部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把延误的工期抢回来,把因设备到货滞后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眼看工期剩下不到四个月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工程进度严重滞后。紧要关头,工程指挥部向全体参战员工发出“大干百天”动员令,众将士响亮地提出“大干苦干拼命干,半年任务百天完”的口号,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工地上竖起了工程进度倒计时牌;全体参战员工以大局为重,自觉延长了工作时间,并从此放弃了节假日和休息日。总之,为了他们视之为生命的工程,他们豁出去了!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临。经过11个月的艰苦奋战,2008年5月28日7时18分,4号机组脱硫系统在完成公用系统分部试运、单体设备调试和通烟热态试运后,进入了168小时试运。长期加班加点的干部员工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不顾连日来的辛劳和疲惫,在总结借鉴4号机组建设和调试经验的基础上,发扬连续奋战、勇于拼搏的精神,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终于使3号机组脱硫系统于6月3日22时20分也顺利进入168小时试运,工程实际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了整整20天!
望着高高耸立的吸收塔,曾为之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的工程建设者们眼睛湿润了。是啊,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这里面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这里面倾注着他们对环保事业的无限深情,这是他们用智慧和奉献铸就的一座丰碑!
管理篇
没有规范的管理,就没有精品工程的诞生。漳电3号、4号脱硫工程的最终胜利,绝不仅仅靠勇气,科学管理和创新精神,才是他们制胜的法宝。
始建于2006年的中电华益环保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系中电投集团公司华北分公司所属专业从事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核废料处理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的综合性科技环保产业实体,目前,已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环境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和环境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并于2007年11月8日顺利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重认证。“三标一体”在漳电3号、4号脱硫工程的全面推行,有效促进了工程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他们视安全为己任。牢固树立“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不动摇,并结合项目实际建立健全了三级安全网络,制定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从中电华益集团的领导,到工程项目部经理,每会必讲安全,每下基层必到工地查看。对进场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执业资质严格进行把关,对所有上岗人员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做到来一批教育一批,上岗一个教育一个,并坚持定期、专项和日常巡回检查制度,随时排查和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由于安全措施得力,开工至今,未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他们视质量为生命。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充分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专门为两台机组量身定做了适合的脱硫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开展文明施工,切实提高了工艺质量水平,使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施工中,他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施工前严格质量预控、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施工后严格质量验收,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得有瑕疵,不能有纰漏”,使质量问题在源头得以解决。
他们向科学管理要效率。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工程开工之初项目部就在工地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局域网,并广泛采用了P3工程管理软件,先进的基建管理软件极大地简化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工程全过程控制成为了现实。在与合作者的交往中,他们始终本着维护公司信誉和利益的原则,处处以大局为重,工作上坚持原则,生活上同他们交朋友,彼此之间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确保了该工程按期竣工,并顺利通过省环保部门的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奉献篇
成功者的背后总是充满了拼搏的艰辛;同样,“精品工程”诞生的背后必定闪烁着建设者的智慧,挥洒着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伴随着建设者的无私和无畏……
这是一支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团队;这是一个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战斗堡垒。尽管这个团队只有22人,但他们个个身兼数职,身手不凡。在这里,既有领导、专家,也有技术人员、普通员工,但他们待遇相同,条件一样,20多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亲如一家;在这里,人员使用不分内外,不论资格,不看学历,不顾面子,只讲能力,人与人之间提倡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宽松的环境、灵活的管理方式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了独有的项目文化。
项目经理姜金宏(现为中电环保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从事经营与开发的丰富阅历练就了一种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严谨务实作风的良好职业素质。作为该项目的领军人物,从工程一开工他就亲率他的精英团队,在工地附近“安营扎寨”,并从此把工地当作了家。工程干了近一年,他回家次数超不过五次,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多次提出要来工地看他,但他以“这地方不适合你来,来了我也没时间陪你”为由给“挡驾”了。为了工程,姜金宏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跑细了腿”,从他满是血丝的双眼和略显倦容的脸上可读出他为之付出的艰辛,以至在一次工程协调会上,一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当场拍着胸脯说:“姜总,你放心,就冲你这干裂的嘴唇和满嘴的水泡,我们也豁出去了。5月底完不了工,我们不要工钱!”
一个项目不能没有领军人物,但更离不开核心人物。这个核心人物就是目前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的项目总工程师薛维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们刚到工地,有关他工作兢兢业业,责任心强的说法就像这个初夏的热浪一阵紧似一阵地扑面而来。上至公司领导,下至普通员工,提起他,无不交口称赞。遗憾的是,直到采访的最后一天,我们才有幸见到了刚出差归来的薛总,还没搭上话,他又一头扎进了工地。据说在4号机组脱硫系统168小时整体启动的头一天,担任调试总指挥的薛总从早上7时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4时,整整21个小时,硬是把身边的年轻人给拖“垮”了。
计划设备部经理闫红宇,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小伙子谈不上伟岸,却显得敦厚朴实,从他那双明亮的眸子里传递出来的是坚毅和自信。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为确保工期和设备质量,闫红宇先后五次驻厂监造、催货,历尽了千辛万苦。困了,随便靠在哪儿打个盹儿;饿了,一包方便面足以充饥。厂家为他的精神所打动,积极给予配合,使交货周期由常规的6~7个月缩短为3~4个月。
什么是无私,什么叫奉献,我们的工程建设者们用最朴素的行动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发电运行出身的胡家彦,被大家公认为“全能人才”。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劲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从一个发电运行工到脱硫电气专工的转换。担任项目部电气设计专工后,他刻苦钻研,虚心请教,先后编写了《漳泽发电分公司3号、4号机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可研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单机及系统调试大纲和调试方案》以及《漳电3号、4号脱硫6千伏、380千伏厂用电系统的带电方案及措施》等,并会同设计院专业人员,完成了项目所有电气专业施工安装图的设计,为项目的顺利进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以说,所有参加漳电脱硫工程建设的人们,都把自己交给了这项工程。他们中有带病坚持在岗位的;有家中孩子上毕业班照顾不了的;有置家中事于不顾、工地的事事无巨细的;也有把生病老母送到医院又跑回来上班的……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人,才有了我们头顶的蓝天白云,才有了我们脚下的绿草如茵。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支有着优秀素质、有着明确目标、有着坚定信念、有着执著追求的优秀团队。漳电3号、4号脱硫工程得以顺利完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支团队,他们赢得的不仅仅是目标的达成,更多的是他们在行业、市场上的地位。他们构筑的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座丰碑。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电环保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发展史册中光辉华彩的一年。如果将脱硫工程比喻成一把可以划破天空、挥去阴霾的“蓝天剑”,那么中电环保人如今手中正握着的这柄剑已初露锋芒。但成功只属于过去,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志存高远的中电环保人深知:成功只是进行时,追求卓越永无止境!在中电环保的发展之路上,还有更为广阔的市场要去开拓,还有更高、更远的目标要去实现,还有更华丽的篇章要去续写。随着新项目的即将签约,他们有理由相信,干事创业的中电环保人必将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新的征程上,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勤书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