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老雷这个人

来源:水电七局 时间:

  编者按 中国电建是玉树援建的四大央企中任务最重、最多的一个。三年来,中国电建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全体员工以建设新玉树、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克服高原缺氧、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发扬“五个特别”精神,胜利完成一个个援建任务,以出色成绩赢得了当地政府、藏族同胞和社会媒体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电建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今年是玉树重建的收官之年,决战之年,为加强集团正面形象宣传、歌颂玉树援建者的担当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6月底,集团新闻中心组织系统部分记者到玉树一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闻风采,重点对部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线员工和优秀青年进行采访,集团网站从今日起陆续以“玉树采风报道”栏目推出这些人物采访报道。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笔端一同走进玉树高原,走进平凡又不平凡的玉树援建者身边,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工作,走进他们的心灵与精神世界。见证他们三年的辉煌业绩,感受他们的苦与乐,体悟他们的平凡与伟大。

 

  同事说,老雷是个实干家。

  女儿说,老雷是个老帅哥。

  这个“老雷”,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电建集团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第六工区党总支书记雷洁琼。

  老雷说,我本是凡人,做的都是些平凡事,那些荣誉属于我们这个团队!

 

“军令状”是言必信行必果

  老雷不老,今年41岁;气色不错,但白发不少。

  18年前,23岁的老雷从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到山西万家寨水利枢纽从事技术和质量验收工作。意气风发的老雷只有一个愿望,不能比别人干得差,因为他是水利水电施工“科班”出身。

  25岁时,老雷来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事左岸厂房17个坝段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当时,他是一名浇筑大队的副总工程师。三峡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知道要去那的时候,老雷激动了很久。年轻人嘛,总是对未来有着几分美好的梦想。三峡——群英荟萃,老雷——默默较劲……

  28岁时,老雷调到重庆江口水电站,从事右岸11个坝段的施工管理。当时,他是一名浇筑大队的队长,获得过水电四局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32岁时,老雷调到甘肃海甸峡水电站,任项目部副经理,分管工程技术、质量工作,荣获水电四局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称号。

  34岁时,老雷在云南金安桥水电站任工程技术部的副部长,从事技术、质量管理、招投标工作,荣获业主颁发的质量管理先进个人、质量先进管理者称号。

  37岁时,老雷来到四川雅砻江官地水电站,任项目部的总质检师,荣获业主颁发的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39岁时,老雷来到青海玉树,任中国电建集团玉树重建指挥部第六工区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指挥长。相继荣获青海省玉树灾后重建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电建集团玉树重建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现任中国水电玉树现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联合指挥部指挥长席浩认为,老雷“很聪明,很敬业”。他和老雷相识于万家寨,一路风雨兼程,见证了老雷的成长与成熟。如今会师玉树,并肩作战。

  现在,能够代表中国电建在玉树为灾区人民谋幸福,老雷觉得无上荣光,值得一生骄傲。老雷立下“军令状”:“不辱中国电建声誉,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为玉树人民建造最安全、最牢固、最满意的工程。”

 

他工作起来就不要命

  巍巍的雪山包围天际,低垂的云朵与山相接。在平均海拔3800米的玉树,老雷率领中国电建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指挥部第六工区2000余人,先后承担7个项目建设任务。

  在玉树,不是只有纯净的天空和美丽的雪域风光,还有极度的严寒、极度的缺氧和极度的艰苦……

  自2010年12月吹响灾后重建号角,老雷带领着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团队,抓着每年4月到11月有效施工期,奋战在玉树,立功在玉树,编织着水电人一个个奋斗的梦想。

  2011年4月1日,德宁格统规自建区282套城镇住房开工;9月15日,2.2公里的巴塘河河道治理开工;2012年3月10日,扎西科组团一468套住房开工;4月1日,看守所及行政拘留所开工;5月2日,扎西科组团三359套农牧住房开工;8月10日,当代滨水休闲区开工。2013年4月1日,水源地保护工程开工。

  老雷说,第一次考验,是玉树州灾后重建项目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巴塘河河道治理禅古段工程。那是2012年7月5日,降雨延续了20天,给工程带来了严峻考验。由于施工区处在巴塘河的上游,平时水流湍急时,分段施工围堰相对还能承受。当晚9点,突然收到水情报告:上游水库放水,请尽快对施工区域的人员设备撤离。

  水情如军令,老雷迅速带领施工人员撤退。猛然回头的老雷,看到渐渐上涨的洪水,即将淹没的基坑和停在围堰上的两台反铲,局部的围堰也正在开始漫水。老雷知道,这一刻必须带头上去,“走,我和你们一块上去”。也许就是这样的触动,让所有人迅速冲上去启动了反铲,将其开出了危险区。

  基坑已经进水,水泵基座也已在水中,开出的反铲迅速将安好吊具的6台水泵一一提出。就在大家松口气,抹去脸上泥水的瞬间,围堰垮了,浑浊的洪水淹没了基坑。“虽然损失了部分劳动成果的损失,但我认识到,我们抢救的设备和团队的协作精神才是我值得骄傲的地方”。就这样,这支团队在冬季,为了使工程按期竣工,头戴棉安全帽,身穿防水雨裤,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在冰冷的巴塘河水中施工。为了节省时间,大家就在工地上轮流伴着寒风、大雪吃午饭。

  让所有人最难忘的,还是2012年那段在扎西科组团三359套农牧住房的日子。扎西科组团三是玉树城西片区规模最大的居民安置区之一,一层高的院落式布局,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工程要求10月30日达到基本入住条件。工期紧,任务重。

  利剑出鞘智者先。5月开工,老雷立即组织召开“诸葛亮会”,凝聚共识,发挥群力,讨论制定生产计划。大到各个节点工程量目标,小到每天的施工量,建章立制,奖罚分明。那段时间,老雷每天早上7点出门,凌晨1点回去,吃住都在工地。

  7月,扎西科组团三启动劳动竞赛活动,施工进入高峰期,玉树也进入了雨季。由于承建的是359套农牧住房,每套住房有15个户型可以选择,面对老乡们的不同要求,不同问题,老雷来到现场,耐心协调,一一解答。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现场盯着,一方面是指导抢工期,守着混凝土浇筑;另一方面是跟老乡沟通协调,取得支持理解。后来,老雷索性把家安在了值班室,一张床,两把椅子,一个水桶,一个烧水壶,一住就是一个月。那个月,老雷瘦了10多斤。

  有天晚上,进行着房屋封顶浇筑的扎三突降暴雨。老雷心急如焚,驱车前往。看到职工们仍在坚持冒雨施工,老雷也冲了上去,立在雨中。大家都让他回去,可他不干。第二天,感冒的老雷被大家拖进了医院……

  在高原,人们最怕感冒,因为一感冒容易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甚至威胁生命。但对工作起来不要命的老雷来说,“我能做的就是一些精神鼓励,保持一个团队的战斗力”。

  即便这样,这个忙起来就吃方便面,烦了就抽烟的老雷,“很多时候还是甚感亏欠,所以选择默默地陪着大家”。

  他的拼命,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总工程师戴永军说,我们老雷做事果断,对工程严要求,对企业负责任。之前滨水的40块门窗安装,他检查不合格,就要立即返工。  

  “他是个实干家,在工地与大伙同吃同住同劳动,给大家很多鼓励和帮助。”

  “有时候他24小时陪着我们浇筑混凝土,直到天亮。”

  “他是个要求很严的人,不管是对我们,还是对他自己。他到玉树后经常出现头疼,又长了很多白发。”

  “他是个细心的领导,思维缜密。细到表头的日期,大到经营的难题,都会仔细审核,认真分析。”……

  干部、职工、农民工对老雷了如指掌,也激励他们成就灾后重建梦想。

  有的职工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白天组织生产,晚上吃药打针;有的职工得知父母病重、妻子生孩子,怀揣加急电报仍坚守工作岗位。老雷带领的六工区,锻炼出了一批人,输送到各个项目担纲主力。这个团队先后获得青海省“工人先锋号”、“高原工人先锋号”,电建集团“先进集体”、“标兵青年突击队”,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女儿在身边伴着幸福的酸楚

  老雷女儿楠楠,乖巧伶俐,懂事独立。老雷聊以自慰。

  “我们搞工程的人……”谈到家事,老雷摇摇头,有些哽咽……

  女儿出生时,老雷正从三峡转战重庆江口。理顺工作,老雷才赶回西宁,见女儿第一面却是在两个月后……女儿今年13岁了,可他和女儿相处的日子屈指算来还不到200天。

  老雷说,他走的每一个工地,楠楠都会去,并留有影集。楠楠5年级的暑假去到官地水电站,一起生活了20天。每天早上,女儿会去食堂端早点。老雷空了就会陪女儿爬山,告诉她“脚下有路”。好几个晚上,因为赶工值夜班,女儿就拿着毛巾被睡在车上。老雷说,“这种心情很复杂”,既幸福又心酸,既可爱又心疼,她才是个10岁的娃娃……

  端午节,楠楠给老雷打电话,问他吃粽子了没有。没吃就把粽子从银川寄到玉树来。“别人家的孩子是在温室里长大,我是在冷室里长大的。”比起同龄的孩子,楠楠似乎更加自信。

  13年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日子,留在老雷心里的是深深的爱与愧疚。

  “女儿是我工作之外的精神寄托,不论贫穷与富贵,疾病与健康,我都会用生命呵护她。在我眼里,她就是宝贝。”说到这,老雷又陷入了沉默。他的眼睛里,分明闪烁着点点泪光!这或许就是老雷说的“水电人的胸怀和气魄”。

  这是爱的积淀!这也是梦的追求!

  耀眼的光环,也许让我们片刻忽视了他背后的酸楚……

  但老雷的个人梦,一直在路上!

 

老雷在汇报工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