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02-10 10:37
建设农村能源互联网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郭铭群
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能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展现新作为,扎实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实现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要求不断提升农村能源发展质量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生动描绘了新时代我国农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农村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改善农村生活品质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但受农村能源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目前我国农村整体用能水平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有差距,给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
底子薄、基础差。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全国约有40%的人口仍生活在农村。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能源消费差距大,农村商品能源占比小。农村地区是能源普遍服务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效率低、污染重。农村电气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电能替代技术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景区、民宿等领域非清洁用能设施还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秸秆、薪柴、散煤等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较大,带来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现象突出。
品种多、分布广。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伴随农业生产活动,广泛产生秸秆、畜牧粪便等生物质能原料,但由于农村居住分散、用能分散,且新能源能量密度低、技术开发成本高等原因,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亟待加强。
功能杂、耦合深。农业系统是典型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复合体。一方面,温室大棚、畜牧养殖等农业生产需要消耗冷、热、电等能源;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畜牧粪便等可作为热电联产机组、沼气发酵罐等设备的产能原料,产出的热、电、气等又可维持农业系统运行。农业系统与能源系统的高度耦合性,为当前农业农村用能结构改善和能效提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增长快、潜力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农村地区用能潜力将得到充分激发,农村能源消费增长势头强劲,人均能源消费增长率明显高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原贫困地区生态系统脆弱,面对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迫切需要农村能源走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农村能源互联网意义重大
当前,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汇点,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促进能源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能源互联网是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大趋势下,将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推动实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代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在农村地区建设能源互联网,旨在立足农村自身资源禀赋和用能特性,应用能源互联网技术,针对农村能源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是构建农村新型高效用能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能够大大降低农村用能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环境改善,让农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利于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水平。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紧密结合当地资源条件,通过因地制宜开展风/光/储互补、光伏/生物质能互补、生物质沼气三联供、空气源热泵大棚余热回收等形式,打破能源与农业之间行业壁垒,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电气冷热”多元化用能需求,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转换与消纳,实现农村不同能源各尽其用、各尽所能。
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农业是自然风险较高的产业,农业生产跟天气情况和农作物生物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科学安排设施农业的能源输入,精准调度作物生长环境,合理调节设备运行时间,能够为农业生产突破自然因素限制,增加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推动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继续扩大再生产,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
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在能源开发利用协同高效可持续的背景下,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积极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极大缓解农村传统能源高污染低能效约束,构建起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让乡村留住绿水青山。此外,基于能源系统与农业系统的深层次耦合优化,将能源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农业生产,可以兼顾解决能源系统低碳化和农业系统二氧化碳施肥问题,实现发电排碳与农业固碳的良性循环,助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
有利于提高农村用能服务质量。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重视能源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全面采集能源电力大数据,建立多数据融合、多业务协同的农村能源信息数据体系,可以深入挖掘能源设施运行和客户用能数据价值,精准定位客户用能需求,同时链接服务上下游产业,间接观察各类政策投放效果,为服务政府乡村治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推动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电为中心是农村能源互联网的本质特征
电力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所有人都用上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基本条件。建设以电为中心的农村能源互联网,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用好能的转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体现。
坚持以电为中心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019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推动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各领域电气化技术设备广泛、高效应用。以电为中心满足农业农村多样化用能需求,能够充分响应和诠释国家政策要求。
坚持以电为中心合乎农村能源实际。全国农村地区已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2019年底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82%、99%,农村户通电率100%。比较来看,除电力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较为完善外,燃气、供热等其他能源基础设施在农村未能全面普及。从能源属性和技术条件看,目前所有的一次能源都可以转换为电,所有的终端消费都可以通过电来解决。以电为中心推进农村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更能体现能源普遍服务的公平性。
坚持以电为中心更加彰显电能价值。电力已进入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看,用电力替代人力、畜力,既降低劳动强度,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改善农产品品质。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角度看,电力使用安全便捷,随着新型家用电器在农村家庭的普及,将有效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电为中心实现农村能源的传输、转换和消费,更能持续释放能源惠民利民红利。
加快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
农村电网面向千家万户,涵盖电力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的全部环节,是农村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农村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五”期间,国家部署开展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以及“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抵边村寨、边防部队通大网电等电网专项工程建设,有力提升了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当前,我国农村电网薄弱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差异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农村电网建设是乡村建设行动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加快补齐农村电网发展短板。持续巩固脱贫摘帽地区供电服务能力,加强新上划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电网延伸覆盖,提升电网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开展“煤改电”、边防部队等电网建设,提升普遍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电网建设差距,因地制宜的确定建设标准,着力推进东部地区城乡电网一体化、中部地区供电服务均等化、西部地区供电保障再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积极推动农村电网转型升级。发挥电网在能源互联网中平台作用,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结合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推进能源生产清洁化、利用高效化,全力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样板。深化农村电网功能不断延展,推动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源网荷储”全环节融合贯通、“电气冷热”多能互补互济,加快实现农村电网向“以电为中心”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加大农村地区电能替代力度。推进农业生产电气化,服务农业质量提升和循环发展,推动特色农业电能应用,持续做好粮食生产核心区等配套电力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推进乡村产业电气化,适应乡村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动力电不足改造,满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产品加工用电等需要。推进农村生活电气化,推动农村绿色交通出行,有条件推行电动汽车、电动船等交通工具,稳步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电供暖,试点建设农村“零碳”住宅,推动农村用能习惯改善,引领带动农村用电新风尚。
大力提升农村供电服务水平。进一步精简用电业务流程,压缩办电时长,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便捷程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村居民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依托“网上电网”等信息化平台深化应用,推进农村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发挥乡镇供电所业务优势,探索开展用能监控、能效分析、用能优化等衍生服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电网增值空间。
健全农村电网发展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税优惠政策,持续加大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力度,针对农业生产电价低、成本高的情况,优先考虑对电价承受能力差的地区给予税收优惠和电网运营补贴,明确资金来源和成本补偿机制。坚持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继续争取和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以市场为主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建设农村电网,凝聚更大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高慧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